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全面而深刻的變革。為了更加貼近這些變化,感受國家的進步與發(fā)展,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組織了2024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拜訪退伍老兵,收集老照片,探索老照片后面的故事”,旨在讓青年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十八大以來國家相關(guān)領(lǐng)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實踐隊員們首站來到了三陽鎮(zhèn)社區(qū)銀嶺,拜訪了64歲的退伍老兵易爺爺。易爺爺身穿“兩參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四十四周年”的紀念衫。16歲的他便背井離鄉(xiāng),前往浙江參軍,兵齡5年,于1983年退伍。盡管歲月更迭,許多照片在三次搬家中遺失,但易爺爺仍然保留著他入伍時的照片。他向隊員們講述了那段艱苦而又光榮的歷史,將大家?guī)Щ亓四莻€波瀾壯闊的時代。
圖為易爺爺入伍照片,拍攝于1978年
1982年,易爺爺通過相親結(jié)識了未來的妻子,兩年后喜結(jié)連理。退伍后的生活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政府每年都會進行走訪,并提供相應(yīng)的補貼,體現(xiàn)了對退伍軍人的深切關(guān)懷。如今,易爺爺?shù)募彝ド钚腋C罎M,兒孫繞膝,享受著和諧的晚年生活。談及過往,易爺爺感慨萬千,他的舊居因土地征用而不復存在,但政府給予的補貼讓他得以改善居住條件,去年更是新建了房屋,生活因此煥然一新。
圖為實踐隊員與易爺爺交流的照片
在與易爺爺?shù)慕涣髦?,實踐隊員們不僅收獲了珍貴的歷史照片的背后故事,更感受到了國家對退伍軍人的關(guān)懷與尊重。離別之際,易爺爺熱情地拿出西瓜和礦泉水款待大家,并在路口依依惜別,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圖為實踐隊員與易爺爺一家的合照
實踐隊伍的第二站是三陽鎮(zhèn)石家屯,拜訪了出生于1993年的退伍老兵魏航同志。魏航同志2011年入伍,在部隊就職12年,是一名空軍戰(zhàn)士。他向隊員們展示了多張在部隊時期的照片,并動情地講述了自己從軍生涯的點點滴滴,以及個人成長的顯著變化。他的妻子是江西警察學院的畢業(yè)生,目前在公安機關(guān)工作,她的職業(yè)生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魏航同志,促使他在部隊期間完成了本科自考。
圖為魏航同志與妻子的合照
面對家庭的需要,魏航同志在父親病逝后選擇退伍,回家承擔起頂梁柱的角色。這一決定凸顯了他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退伍后,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協(xié)助魏航同志解決就業(yè)問題,并提供經(jīng)濟補貼,使他深感國家政策的溫暖與支持。在交流的最后,魏航同志寄語實踐隊員,希望大家珍惜學習時光,將來為國家貢獻力量。
圖為魏航同志在部隊時的照片
通過這次“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的實踐隊員們不僅收集到了珍貴歷史照片背后的故事,更通過與退伍老兵的深入交流,切身感受到了國家發(fā)展的巨大成就。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的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質(zhì)。他們表示,要將這種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繼續(xù)砥礪前行,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