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建功,實踐鑄魂】童心相伴同行,共鑄七彩假期——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育關(guān)愛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 2023年7月25日是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湘遇瑤光,童行未來”社會實踐隊來到江華瑤族自治縣中心小學開展關(guān)愛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七彩假期”科普夏令營的第二天。在經(jīng)歷了第一天的相處與了解之后,老師們的講課聲與同學們的讀書聲交織出了更加華美的樂章。在眾多的興趣課里,科學實驗課、音樂課和心理健康課正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在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純真眼神中,沈祥郅老師在科學實驗課上為同學們展示“水火箭”的制作過程,體現(xiàn)了科學的無窮魅力,同時拉進了同學們與科學的距離。盡管搭建過程中有些手足無措,但起飛的那一刻,孩子們的臉上仍然露出了快樂的笑容。隨著火箭一同起飛的,不只有孩子們親手勞動的成果,更有他們心中對科學的無限憧憬和對未來純真的夢。待觀看火箭起飛的興奮散盡,沈老師又為同學們展示了“海底火山”、“漂浮的小人兒”等科學實驗,進一步拓寬了孩子們的眼界、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圖為二年級科學實驗課)
當科學課上驚訝的贊嘆聲散去,音樂課堂上又傳來了悠揚的鋼琴聲。彭弋紓老師用旋律喚醒了孩子們內(nèi)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六年級的孩子們在她的指導下學習了簡單的樂理知識,了解了聲音產(chǎn)生的過程、音的四大性質(zhì)等理論知識;進而用學到的知識練唱了流行歌曲《晴天》。歡快的樂曲和婉轉(zhuǎn)的旋律在教室中一同奏響,裊裊余音與孩子們清澈的歌喉相得益彰,仿佛訴說著他們的音樂才華與活力。

(圖為六年級音樂課)
在勇于探索科學與音樂的奧妙時,唐志豪老師仍不忘帶領(lǐng)孩子們回望內(nèi)心,發(fā)掘心中的力量。在心理健康課程中,一年級的學生伴著唐老師的諄諄教導,首次窺見了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初步學習了心理常識。在與老師的親切互動中,一年級的孩子們了解了情緒管理、壓力釋放等重要內(nèi)容。在遇到困難時自信、在遇到錯誤時自省、在遇到誘惑時自愛……伴著老師的教誨,同學們進一步認識了自我,提高了面對挫折時的處理能力。

(圖為一年級心理健康課)
或許科學的奧秘令人心馳神往,或許音樂的旋律能夠余音繞梁,或許心理的樂趣使人目不轉(zhuǎn)睛;但同時,實踐隊的其他老師也為同學們帶來了環(huán)保衛(wèi)生、體育舞蹈、防溺水教育等特色課程。老師們深入淺出、寓教于樂,教育同學們帶著興趣讀書、帶著樂趣學習。在絢麗多彩的趣味課程中,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被充分地調(diào)動;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伴中,孩子們不僅學到了豐富多樣的知識,也收獲了彌足珍貴的友誼。
“就我而言,在這次支教活動之前,對于教師這個職業(yè)常年來是以學生的視角去理解和感受的,但通過前期備課的過程以及第一天實際走進教室,面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之后,對于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更崇高的敬意,能夠去理解教師們嚴厲背后的用心良苦以及作為教師的辛苦。同時,這一次支教活動讓我真正意義上的走進了鄉(xiāng)村,并與孩子們進行近距離交流,使我感受到了鄉(xiāng)村別樣風土人情,更加堅定了我想要為這些孩子們做一些事情的決心。”實踐團隊隊員彭弋紓介紹。
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湘遇瑤光,童行未來”社會實踐隊用他們的熱情和專業(yè)為水口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進一步落實了“文化下鄉(xiāng)”、“科技下鄉(xiāng)”的要求,為鄉(xiāng)村孩子們帶來了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幫助他們拓寬了學習視野和眼界。當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染紅晚霞,在孩子們的心中,求知的小小種子已被種下。在未來的某一天,在祖國的某一處,他們更將用自己的青春綻放出最鮮艷美麗的花。